【卫智汇大讲堂】第十六期预告:从生物可兼容电池到微型医疗器件
“卫”你而来,“应”你所需
本期卫智汇大讲堂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张亚敏教授分享近期科研成果,共同探讨科研进展!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加、讨论!
时间: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12:30-13:30
形式一
线下:卫生应急学院216会议室
形式二
线上:腾讯会议直播
573-963-751
会议直播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fhXs9RQoiK6J
报告主题:
从生物可兼容电池到微型医疗器件
报告内容简介:
可编程控制的医疗器件中通常包含电源、通信硬件和相关的电子设备。这些系统大多需要通过侵入性手术植入,并需要在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手术取出。本次报告,将介绍张教授团队设计的生物可兼容电池和自供电的、微型化的光电医疗器件,这些器件克服了上述系统的主要缺点。团队研究了电池材料和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并设计了可应用于给药和电治疗的微型化器件。器件由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因此能够在植入身体一段时间后自然降解。另外,团队还实现了器件的可编程性,成功在小型和/或大型的动物实验中实现了心脏的多位点起搏和利多卡因的可控释放,验证了此自供电光电平台在电治疗和给药方面的应用。除此之外,该平台还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相关学科: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医学工程
关键词:生物电子,医疗器件,电疗,给药,电化学,电池技术
主讲人简介:

张亚敏,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助理教授、校长青年教授。于2016年获得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及南开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16-2020年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化学生物工程系刘念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研究(电化学);2021年2月至2024年1月于美国西北大学John A. Rogers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生物电子)。致力于研究电池材料和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以及探索新的生物医疗技术,已发表30余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含共同)在Nature,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NAS, Cell Biomaterials, Chemical Reviews, ACS Energy Letters等刊物上发表了论文。曾获MIT ChemE Rising Star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arly Faculty Independence Award,中国政府海外优秀学生奖,Sigma Xi Best Doctoral Dissertation等奖励。
图文来源/张亚敏
责任编辑/郭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