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2024-12-14
2024年12月14日,由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天津大学津南医院、天津大学胸科医院、中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等单位30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在应急医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热潮,对推动我市急救与应急医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合影
学术年会合影
大会邀请了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先夺,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天津市科协学会部副部长施琳琳。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以下简称“市救援医学学会”)会长、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主任夏群。市救援医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院长樊毫军等30余位领导及专家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院长樊毫军教授主持。
在开幕式环节,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部长施琳琳对救援医学学会的工作表示肯定,并强调了科协对于救援医学事业发展秉持的支持与重视态度。随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刘先夺立足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全局,强调救援医学对于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高度认可了本次大会承载的使命。最后,天津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雷鸣致辞,系统回顾学校医学领域所取得的阶段性发展成果,展望未来在救援医学与各单位协同发展的前景,展现出天津大学在推动应急医学进步方面的积极担当与深厚期许。
领导致辞
开幕式后,市救援医学学会秘书董文龙、市救援医学学会理事陈泽涛共同主持学术交流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纷呈且极具深度的学术报告。
主持人
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市救援医学学会秘书长范斌就《以培训演练为抓手提升卫生应急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作了专题分享,通过详实的案例,探讨了应急医学培训演练提升卫生应急能力的路径与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作《骨折端应力精准调节外固定技术临床研究》专题报告,凭借丰富的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骨科外固定技术的相关要点,展现了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潜力。天津市南开医院副院长王峪分享了《未雨绸缪—关于复苏中心建设几点思考》,从专业角度强调了建设复苏中心对于提升抢救成功率、挽救更多生命的重要意义。此外,天津大学天津医院肾内科主任、市救援医学学会肾病分会主委杨定位;天津大学津南医院呼吸科主任、市救援医学学会呼吸急救分会主委彭守春;解放军第九八三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市救援医学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主委王宏宇;天津大学中心医院外科系统科护士长、市救援医学学会护理分会主委季淑清等专家也纷纷带来了各自领域热点主题的精彩分享,报告内容丰富多元、专业性极强,为参会人员搭建了一座汲取知识、交流经验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急救与应急医学领域的知识共享与深度交流,对提升参会者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范斌作主题分享
宋文超作主题分享
王峪作主题分享
杨定位作主题分享
彭守春作主题分享
王宏宇作主题分享
季淑清作主题分享
此次大会本次的成功举办,在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有效拓宽了应急医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促进不同学科间的协同发展;二是切实夯实了应急医学领域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合作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三是显著提升了我市急诊、急救和应急医学体系建设与救治能力,有力推动我市急救与应急医学事业蓬勃发展。
今后,市救援医学学会将继续依托此类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凝聚各方力量,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完善应急医学体系建设持续发力。
同期,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顺利召开。会上,依规成立了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损伤与急危重症分会,完成了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应急护理分会主委人选变更事宜,进一步优化了学会内部组织架构,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文字来源/樊铭洁
图片来源/田碧波、樊铭洁
责任编辑/郭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