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智汇大讲堂】第二期预告:“基于柔性永磁薄膜的磁性器件与系统研究”与“增强中枢神经系统靶向性与降低肝脏靶向性的rAAV文库定向演化”
“卫”你而来,“应”你所需
本期卫智汇大讲堂邀请天津大学精仪学院霍文星副教授、卫生应急学院王易西英才副教授分享近期科研成果,共同探讨科研进展!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加、讨论!
时间: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12:30-13:30
地点:卫生应急学院212会议室
一、报告一
报告主题:
基于柔性永磁薄膜的磁性器件与系统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
离心泵占世界泵产量的80%以上,具有高转速、大流量液体输运和低维护要求的特点,是工业、家庭、医学和科学研究中液体输送常用的机械系统之一,也是许多医疗辅助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心室辅助装置 (VAD)、体外膜肺氧合 (ECMO) 机和透析机等,为数百万患有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提供服务。
然而,现有的离心泵大多由机械刚性部件构成,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无法随时随地的满足使用需求,而且刚性的高速旋转的转子和固定的转轴也会对血细胞等医学流体产生损伤,影响患者健康。
团队基于柔性电子技术与永磁薄膜材料,开发设计柔性可穿戴的微型离心泵,显著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进行疾病治疗的同时不影响日常活动,自由选择使用时间和使用地点。此外,柔性材料的力学特性与身体组织和器官兼容,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患者的使用体验更加友好,更加适合长期穿戴使用。
相关学科:智能感知,生物医学工程
关键词:柔性电子,磁性薄膜材料,可穿戴电子器件
主讲人简介:
霍文星,男,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专业。主要从事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柔性电子系统、智能感知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获得多项创新性科研成果,被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天津大学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技术骨干,天津万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入选“科创中国”天津U30青年创业榜单。累计负责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项,横向4项,总经费800余万元。已在Science Advanc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担任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二、报告二
报告主题:
增强中枢神经系统靶向性与降低肝脏靶向性的rAAV文库定向演化
报告内容简介:
基因治疗通过修饰基因表达或修复异常基因来治疗疾病,作为针对遗传性疾病的潜在治愈手段,腺相关病毒(AAV)因其安全性、递送效率、稳定性、低免疫原性和长期稳定表达等优势,成为基因治疗的主要载体,广泛应用于单基因遗传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不同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多样,治疗关键在于如何高效精准地将治疗药物递送至靶组织或器官。AAV对组织器官靶向存在差异,大多数血清型对肝脏具有较高的靶向性,限制了其在非肝靶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也是基因治疗领域的重要技术瓶颈。在美国Capsida Biotherapeutics公司的任职过程中,我们通过定向演化的方式对AAV衣壳蛋白进行优化,调控衣壳抗原结构域与组织和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其对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的靶向性。
相关学科: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
关键词:基因治疗、腺相关病毒
主讲人简介:
王易西,男,生物学博士,英才副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工程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于美国休斯顿大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后于美国莱斯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后分别于美国Codexis, Inc 和 Capsida Biotherapeutics, Inc 任职科学家职位。留美期间主持与参与执行多项横向、纵向项目,参于美国国家科研基金科研项目6项;参于美国国家能源部科研项目1项;贝勒大学医学中心合作科研项目一项;莱斯大学生物专利项目1项;Codexis, Inc 科研项目4项;Capsida Biotherapeutics,Inc 科研项目6项。
图文来源:霍文星、王易西
责任编辑:郭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