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8
第三期国民健康挑战与健康中国战略领军人才培训班
在津成功举办
2025-11-08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部署,全面提升公共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战略思维与领导决策能力,受中华预防医学会委托,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于2025年11月8日至12日举办第三期“国民健康挑战与健康中国战略领军人才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疾控机构的骨干人员齐聚一堂,围绕国家战略、公共卫生挑战、疾控体系改革与全球健康进展等核心议题开展系统培训。
11月8日,开班式在天津大学会议楼第七会议室举行。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张勇,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斌,国家疾控局人事司副司长任恒钦,天津市预防医学会会长顾清,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李全乐,天津疾控局副局长杨光明,天津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傅衍勇,腾讯项目经理刘倩文,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院长樊毫军,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党委书记庞博,应急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范斌出席开班式,李全乐主持。
李斌对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与会领导、专家与学员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天津大学创校以来的办学历史与医学渊源,回顾了学校在卫生应急、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领域的布局与突破。他表示,天津大学将在医学与应急领域持续发力,全力保障此次培训顺利实施。

李斌致辞
顾清代表天津市预防医学会对培训班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公共卫生人才特别是精英型骨干的培养,是后疫情时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他鼓励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加强与全国同行的交流互学,将学习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公共卫生实践,为天津及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出贡献。

顾清讲话
杨光明代表天津市疾控局介绍了天津在疾控体系改革、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他表示,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希望本次培训成为推动跨区域公共卫生协同发展的桥梁,并预祝培训圆满成功。

杨光明讲话

李全乐主持



开班式现场
本次培训课程为期5天,围绕“国民健康挑战与健康中国战略”,立足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内容覆盖国家战略解读、公共卫生体系改革、慢性病防控、环境健康、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基层卫生建设、重大传染病治理等多个维度。多位长期参与国家政策研究与实务的专家学者,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技术,深度解析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议题,系统研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路径。
在国家战略与公共卫生总体布局方面,课程回顾了我国疾控事业的发展脉络,提炼了新时代疾控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并从政策体系、治理机制、疾病负担与人口变化等角度解析了健康中国战略的整体框架,强调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在体系建设与基层治理领域,授课内容聚焦慢病监测、重大疾病防控和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为学员构建了贯通国家、省级与基层的整体认识。在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方面,专家分享了应急医学学科发展、演练体系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在全球健康、环境健康与慢病预防方面,课程介绍了国际防控策略、环境暴露风险及其健康影响,帮助学员从多学科角度理解健康风险因素。在法治建设与政策规范部分,系统梳理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健康治理中的作用。在传染病防控方面,专家分析了我国部分已消除传染病的新风险,提出巩固成果与推进可持续防控的对策建议。







理论授课
培训期间,学员参观了天津大学校史馆,深入了解学校“实事求是”的精神传承与医学发展历程。在主题讨论环节,学员们与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吕琪、曹春霞、闫翔宇、郭小芹等相关专业教师围绕卫生应急人才建设、疾控体系现代化和跨区域协同、科研转化等议题展开,为学员提供了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的机会。


校史馆参观



主题讨论
学员普遍表示,本次培训主题集中、方向清晰、内容务实,不仅拓宽了战略视野,也强化了对公共卫生实践的思考,为今后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职责担当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推进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将继续发挥医工交叉优势和卫生应急特色,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及有关单位一道,为国家公共卫生现代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内容来源:黄乃琨、韦薇
编辑:郭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