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师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
2025-09-30
202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学校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对学校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卫生应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响应。以骨干人员领学导学带动全体师生深学细悟,确保回信精神入脑入心,推动深化转化。

10月2日下午,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与医学部全体学院及附属医院第一时间学习研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10月9日下午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学院全体班子成员,院长助理、内设机构负责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委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并逐一作交流发言。10月11日下午召开党委会,第一议题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并研究部署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的相关工作举措。




学院各师生党支部、群团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扣“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研讨主题,开展全覆盖专题研讨。在研讨过程中,广大师生将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与本职岗位工作结合起来,把自己摆进去,找准贯彻落实重点。
学院党委书记庞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具有极高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对天津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点上,卫生应急学院要以回信精神作为推动学院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根本遵循,紧密围绕国家公共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医、教、研、救、成果转化”五位一体发展格局,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是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应急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天津市紧急医学救援队(天津大学-二七二医院)队长范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应急医学学科建设尤其具有指导意义。应急医学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科研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要紧扣应急救援实战需求,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攻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关系,使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经得起应急救援实战检验,以高水平应急医学学科建设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安全防线。
教工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闫翔宇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将深刻铭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主动聚焦应急医学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特别是极宏观、极微观、极端条件与极综合交叉方向上的前沿交叉问题,主动打破自身的学科舒适区,积极与工程、信息、材料等领域的同仁交流合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学院青椒会理事长李佳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师生回信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鞭策。作为卫生应急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肩负着把“论文写在应急一线、把成果用到人民生命健康上”的责任。在科研上要瞄准急危重症救治、灾害救援等场景,聚焦材料设计、传感机理与系统研发等原始创新,力争在“从0到1”、卡脖子技术上取得突破;在教学上要厚植家国情怀,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培养敢担当、能吃苦、会实干的应急型复合人才。
2025级硕士生党支部书记姬雪涵表示:作为学生党员,要深刻领会回信核心要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树立远大志向,厚植家国情怀,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自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王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为我们青年学子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指明了清晰方向。救援医学是国家安全体系和公共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与安全。我们要以服务国家为己任,夯实专业基础,勇攀科研高峰,立志将所学所能奉献给国家的应急救援事业和人民生命健康保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4级硕士生团支部书记孙晓涵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不仅是对天津大学的鼓舞与激励,更是饱含着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和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共同肩负的时代责任。广大团员青年要将回信精神转化为立志报国的不竭动力,把每一次实验、每一次调研、每一次志愿服务,都当作践行回信精神的具体场景。
下一步,卫生应急学院将持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重要回信精神,并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团结引领全院师生在服务和支撑强国建设中做榜样、当先锋,奋发有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内容来源:景晖
编辑:郭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