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召开应急医学学科建设大讨论
2025-04-10
为深入推进应急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全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025年4月10日下午,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组织召开应急医学学科建设大讨论。天津大学副校长、医学部执行主任明东,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立迁,卫生应急学院党委书记庞博、院长樊毫军、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艳,以及学术委员会专家、师生代表等30余人参会。会议由周艳主持。
聚焦学科定位 擘画发展蓝图
樊毫军院长作专题报告,系统梳理应急医学学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建设愿景以及下步发展举措路径。他指出,学院始终以服务灾害现场医学救援需求为核心,围绕生命支持技术装备、卫生应急管理等方向构建“1+2+5”科研体系,并积极探索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成果转化难、人才密度低等问题,他提出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校企政合作、申报国家级救援队等举措,强调未来五年将聚焦装备研发、技术攻关与管理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急医学学科高地。
强化战略引领 凝聚发展共识
张立迁副处长从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出发,强调应急医学学科需借势“教育强国”战略,依托交叉融合优势,提升社会服务效能。他建议学院要强化战略谋划,厘清学科特质,突出“医教研救+成果转化”特色,调动学院全体教师力量推动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奖申报,同时加强宣传,扩大应急医学学科影响力。
明东副校长深入阐释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他提出,应急医学学科应立足“国际前沿、国内领军”目标,明确“到哪去”和“怎么到”,抓住新兴学科发展窗口期,快速形成不可替代性优势。针对学科短板,他要求学院点面兼具,集中力量突破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与教学成果,发挥侯世科教授和樊毫军教授两位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推动师资队伍与教育教学协同发展,人尽其才,并发动全国20余所兄弟院校共同建设应急医学学科,争做学科领头羊。
集智共谋发展 锚定行动路径
与会的学术委员会专家、师生代表围绕学科内核、人才培养、交叉融合等议题展开研讨,为应急医学学科发展建言献策,为学科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指明了路径。下一步,学院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交叉融合,推动应急医学学科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学科力量。
文字来源/姜贺颖
图片来源/田碧波
责任编辑/郭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