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专家圆满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
2025-04-09
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吕琪教授、天津医院张涛主任医师在缅甸地震救援前线完成伤员救治、卫生和健康宣教、医疗机构恢复等工作,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已于4月9日平安返回国内。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党委书记庞博、副院长赵艳梅,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副院长徐进、办公室主任李文娟前往机场迎接。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震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也是全球近十年来最强大陆地震。天津大学医学部应急医学救援队应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邀请,派出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吕琪教授、天津医院创伤骨科专家张涛主任医师随明珠救援队出征缅甸救援,3月30日晚20时许抵达仰光。之后救援队进一步采购药品、医疗器械、日用品等灾区急需物资,并连夜赶赴震中,于2025年3月31日凌晨抵达震中曼德勒市。
缅甸仰光补充药品物资
灾区房屋、桥梁等建筑设施损毁严重,伤员以挤压伤/挤压综合征、骨折为主,伤情的早期识别与评估对于伤员救治至关重要,吕琪教授携带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设备多生理参数监测系统、血钾/肌酐POCT检测仪、挤压综合征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可实现挤压综合征伤员早期快速诊断和伤情评估,这些装备协助中国救援队对伤员进行早期评估及救治,为伤员的现场救治提供了科技支撑。

与中国救援队专家分析检测结果
考虑到灾后医疗需求激增,明珠救援队利用携行物资搭建了移动医疗车,通过进一步招募当地医护志愿者,组建成医疗团队到当地医院及灾民点进行医疗支持和巡诊。张涛主任医师利用自己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灾区医疗设备、物资短缺的情况下,通过从医院准备的骨科救治材料及救援队采购的药品耗材,先后对多名外伤、骨折、关节脱位伤员进行救治,因地制宜自制了胸部固定带对肋骨骨折伤员进行固定,充分体现了作为创伤骨科专家的水平及应急医学医疗救治特色,受到了当地民众的一致认可。
张涛主任为医疗点伤员提供医疗支持和指导
对伤员外伤处置和骨折固定
灾后灾区天气炎热,卫生条件差,细菌和病毒极易滋生,水源也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吕琪教授对灾难安置点的民众的饮食、饮水卫生,环境消杀知识等进行科普宣讲,预防灾后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为灾民进行卫生和消杀科普宣讲
近一周的救援工作,为学部在应急医学领域科研工作开展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及案例,有效支撑救援医学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工作。据悉,先期前往的各支救援队已陆续开始撤离。
在此次行动中,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天津大学天津医院以科技赋能救援,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天大医科人责任担当,为“求仁求是,救人救世”的北洋医学精神书写生动注脚。
文字来源/范斌、吕琪、景晖
图片来源/卫生应急学院、天津大学天津医院
责任编辑/郭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