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打烊,师生科研共筑梦——探寻夏日里的科研热忱


随着夏日的阳光逐渐炽热,大多数人或许正享受着假期的悠闲时光,但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校园里,有一群人正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共同编织着科研的梦想。他们,就是那群“暑假不打烊,科研不停歇”的追梦者。


镜头一:生命支持技术研究

这个暑假,卫生应急学院樊毫军院长带领团队加紧科研攻关,开展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在西青大动物实验室进行动物实验。他们对新型可穿戴电子皮肤传感器与监测系统、一片式血钾-肌酐POCT监测仪与EIT成像系统、肌红蛋白(Mb)的救治新抗体制剂、高效清除关键致病因子吸附装置、面向灾难现场批量危重症伤员动态评估—监测—预警云平台系统等进行了实验室内系统测试,进一步测试了研发产品的性能,优化了使用流程,为项目室外废墟现场示范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与天津市津南医院、三中心医院医护人员一起,对ECPR技术进行了规范演练,为院内ECPR技术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科技部项目成果示范演练

ECPR规范演练


镜头卫生应急管理研究

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组利用假期“黄金期”,跑出科研“加速度”,依托重点研发计划,紧紧围绕生物安全卫生应急领域,组织定期学术研讨、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到访医院调研实践等工作,持续“充电”蓄力。

定期学术研讨

课题组救援医学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毕业1名,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2名,张永忠副教授勉励目前4名在读研究生汲取毕业生的优秀科研和学习品质,同时坚持“每周固定组会+一对一探讨”相结合,碰撞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科研视野。

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组每周固定组会

深化对外交流

暑假期间,张永忠副教授课题组加强对外合作交流,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教育处处长王川一行到访,围绕罕见病、遗传病等血液病的生物样本信息深入挖掘、探讨交流,双方一致期待后续可以在科研领域保持密切联系、开展深入合作。

(血液学研究所)王川处长一行到访交流

医院调研实践

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组前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实地调研,对医院120等卫生应急业务部门的生物恐怖应对能力实地调研,力求把卫生应急业务部门的生物恐怖应对能力的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调研实践

虽然暑期是炎炎烈日,但与天气一样火热的,是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组的科研状态,只有埋头苦坐“冷板凳”,才能厚积薄发,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


镜头装备示范应用研究

把目光转向北京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可以看到樊毫军教授和团队正持续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灾害事故现场危重症伤员伤情评估与快速诊治关键技术装备”项目进程。

示范应用前专家预备会议

2024年7月16日,天津大学领衔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灾害事故现场危重症伤员伤情评估与快速诊治关键技术装备”项目,在北京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成功举办了大型灾害救援应急演练。项目首席科学家樊毫军教授携应急管理部、解放军总医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及技术骨干参与。演练由中国国际救援队具体实施,模拟灾难现场,重点验证了快速检伤、伤情监测及挤压伤/挤压综合征(CI/CS)的现场诊断与治疗技术。

演练中,新型可穿戴多生理参数智能监测系统、CI/CS现场快速诊断新技术新设备得到检验,并与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融合,构建了动态评估-监测-预警云平台。通过智能网关,现场数据实时传输至后方医疗团队,实现远程救治指导及伤员后送。中国国际救援队运用自主研发的医学装备,如电子皮肤传感器,有效监测伤员状态,并借助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快速决策。

中国国际救援队现场救援

 

专家组现场观摩指导

CS诊断装备课题骨干成员合影

演练后,专家组对演练进行了深入讨论与点评,提出了宝贵建议。此外,项目组还提前进行了挤压综合征早期诊治装备的动物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挤压平台模拟真实场景,结合尖端救治技术,显著提升了CI/CS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此次演练不仅展示了项目成果,也为未来灾害现场的紧急医学救援提供了有力示范。

挤压综合征现场救援

后方实时远程救治与资源调度

专家组点评总结

挤压综合征现场救援


镜头四重要脏器保护与生物材料研究

在这个炎热而充实的暑假时光里,卫生应急学院重要脏器保护与生物材料课题组的师生们正以饱满的热情与专注,聚焦重要脏器保护生物材料前沿领域,及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快速诊治等方向加速推进科研进度。

每天,实验室里都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课题组的老师和同学们暑假不停工,或是围坐在一起,激烈讨论实验最新进展和最新前沿科技成果,加速推进研究进度;或是埋头于实验台前,反复试验,只为研发出革新性不可压迫性伤口止血材料和临床尚无产品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或是顶着烈日和蚊虫叮咬在凤凰岭国家紧急救援培训基地参加挤压伤/挤压综合征诊治综合示范应用演练。在这个过程中,课题组的成员们不仅展现了他们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更体现了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这个暑假,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段休息与放松的时光,更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收获的科研之旅。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科研故事。

2021、2022、2023级博士生李铎、陈原森和刘春利在凤凰岭国家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参加综合示范应用演练

2023级硕士生杨嘉凝和赵云龙正在复苏细胞

2023级博士生杨欣燃和2022级硕士生罗少焓正在进行不可压迫性伤口止血材料制备实验

2021级博士生滕彦娇开展小口径人工血管研发相关实验

 

致敬每一位科研路上的追梦者

暑假虽至,但科研的热情永不落幕。正是有了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教师、刻苦钻研的学生,我们的科研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暑假里,让我们向所有坚守在科研岗位上的师生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正愿他们的科研之路越走越宽广,愿他们的学术之花越开越灿烂!



图文来源/刘子泉、张永忠、吕琪、史杰

责任编辑/郭嘉懿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郭嘉懿

友情链接